「面對境,不生心」 是收藏家最需要修煉的心態與境界

By admin, November 7, 2013 10:27 pm

06bo101p1

中半山上大宅的家門敞開,玄關上精緻的明末清初榆木屏風映入眼簾,再飄來陣陣雅香,那肯定不是香薰的氣息。「香薰是改變環境的味道,沉香是改變心境之 道。」自封「人來瘋」的女屋主如是說。荷李活道的舊古董店無人不認識她,她卻執意的低調,難得接受訪問堅決用別號代替真名。身處「人來瘋」逾2,000呎 的「香居」,收藏了一屋古董和她喻為「餘生也燒不完的香」,但她不忘多番修正,說自己「只是用家而非收藏家」,她經常燒香之餘還會淺嚐沉香,味蕾享樂。

上月香港嘉德秋拍,看來不起眼的一塊木頭,重約3,635克、原名「上上金品伽羅貢香」的棋楠,以1,840萬元落槌,是棋楠首次在大型拍賣會登場,具歷 史性意義。據說,來自台灣的買家早已儲備3,000萬元彈藥誓要拿下它,因此物源自日本香界巨擘十八代嫡傳,原主人絕密收藏,得睹者稀,後由香港「兩依 藏」主人馮耀輝收藏多年,難得割愛。香港人對數字特別敏感,對於大家只記掛沉香的身價,忽略了香事內涵和香的精神價值,「人來瘋」無奈說:「古人視之與詩 詞相依偎的一種香韻,在台灣很多人更視品香為心靈的修養。」

泡了茶,「人來瘋」拿出萬用刀熟練地把一件沉香料切碎,遞我一撮。「這是紅土沉香,你可能會嚐出肉桂味。」放香的古董錫罐裏放有一張香箋,上面寫有她過去 品這香的心得,猶如酒評,附有after taste,「甘、苦、舌根最後麻、辛,幽幽花香。」
當我欣賞她把親手種的桂花與棋楠混合放在一個淨麗 的北宋北方窰香瓷盒時,她再從百寶櫃再取一個裝在原棋楠香盒的裏的新香棋楠,又遞我一小塊。她淺嚐着,狀甚陶醉地念念有詞:「頭香有土味、綿綿的油脂,有 黏韌性,慢慢有微苦,最後再拿出黑土沉香品聞,清涼又似是西瓜或哈密瓜的甜。你說神奇不神奇?每件沉香都有自己的獨特性的香味物語,靜待知音。」這「香 癡」品香不只限於嗅覺享受,還要滿足那刁鑽舌頭。平日燒香用剩的香粉她會收集起來,留待與朋友BBQ時灑在食物上,算是豪式燒烤吧。「這樣燒烤食物會更香 又沒那麼上火。」她以專家的口吻說。

重視心靈修養遠銅臭

生於台灣的「人來瘋」自小與香結緣,於1987年隨夫來港工作。在大家庭長大的她自祖輩開始已好香道,台灣是個宗教色彩濃厚的地方,香料可謂生活必需品。「以前家裏的香爐很大,最初祖母拿沉香來貢佛便拿走,偶爾也燒起香來,我是在香氣中成長的。」到了母親一代也承傳了品香的雅致,藏品中有些精緻香具、沉香來自家庭,故這位愛香人從不需以「天價」甚至「癲價」入貨,最煩反而是經常有行家請求她割愛,她通通婉拒。「沉香本來是藥用及作供佛之用,近年被視作投資品炒作起來,價格都是飛天,但我卻視品香為修養靈性的愛好,所以沒有追蹤價格動向。」她記得,昔日市場上好香者極少,故上好貨色來源不乏,惟多賣往日本與台灣予香道中人,近年沉香熱風瞬即蔓延大中華。「現在的人不是燒香而是燒銀紙。」她感嘆道。

「人來瘋」的家居清幽雅致,除了擱在案頭的iPhone,似乎沒有一件物件有現代感,滿屋簡約的明式家具,給人一種遠離塵囂的感覺。大廳、偏廳和飯廳都有零散的沉香大型原件擺設,形態各有特色。廚房的百子櫃放滿香具、蒼古的青花罐也放着沉香料,她專心地泡着台灣朋友送的茶,茶香與沉香滿室縈繞,白色梅瓶插了三枝蓮蓬枯枝,滲着禪意。屋主崇尚清雅,一身素淨的麻質衣衫,踩着一對殘破的功夫鞋。

有趣的是,「人來瘋」家裏的香夠多,但香氣不像坊間的撲鼻,原來低調的她也獨愛沉香中的「熟香」。熟香分黃土沉、黑土沉、紅土沉。在越南沉香中,紅土沉價格最貴,以往能品到紅土沉是非常難得。在《本草綱目》引《別錄》有記載「生結為上,熟脫次之」的說法,但古籍並未進一步解釋是所指是藥效還是香氣。已故中華香學第一人劉良佑老師撰寫的《香學會典》闡釋,熟香即是出土的沉香,生香自然就是樹木活體中採伐到的香結。熟香埋在泥土裏,不容易被發覺,工人必須在雨季過後,沖掉泥土,才能憑經驗和運氣碰上。「熟香的味道溫和複雜,沒有生香般香氣刺鼻。」「人來瘋」說,台灣人一般較喜歡低調敦實的熟香,故在台灣熟香價格反而高於生香。至於沉香當中地位最高的「棋楠」,她有這種體會:「棋楠的味道變化無窮,沉香的香氣變化不多,但上好的沉香也有變化,很好玩。」

問「人來瘋」何以不愛鑽石、靚衫,獨愛古董和沉香,她坦言自己更重視於心靈修養多於一切,那是先滿足了生理快感後,進而向心理深度探求的一種昇華體驗,故她多年來不斷花時間細細品自己的香,也從書本中探求更深層次的知性,不失為一種古樸悠遠的逸致。「清淡似微馥,芳香獨在也。」她認為香的本身會說話,亦就是它會散發出獨特的語言。它通過人的感官生理,聞的肢體動作之後,引發出嗅覺上的感覺,毋須經過思維,直接從內心發掘出那真實的感受,揣想香味,在那「猶疑似」的狀態。

沉香的走勢她從來不理會,只默默追求唐、宋文化所努力遵從的「品香四德」:「淨心契道、品評審美、勵志翰文、調和身心。」對「人來瘋」而言,鑑賞香的內在美和外在美,比追求虛無縹緲的數字更有趣。

無緣亦是緣 援筆記「物」意

「清香、微苦回甘、舌麻、熱性……」在古董香盒內,除放了「人來瘋」心愛的沉香片,也記下她個人的香評小箋。她的確不是單純的收藏家,而是用家,否則不會如此用心品香而且做功課。
買了一件新的香件或心愛古董,她也會寫下「偶遇」經過。獨自一人品香,「人來瘋」也會將所感所得,援筆題記寫下「香偈」,記錄品香的心路歷程,每天坐在窗前、燈下,思念往日情懷或得香提點的憑藉,更視為內心修行。她說,心靈在馨香的供養下會轉念,若能時時觀照,達到「無所住心」的境界。

稱得上「人來瘋」,她自然最愛熱鬧,喜歡廣邀好友聚首,她也有「閒不得、放不下」的香友,俗念纏身,品香不能盡致。她說,品香不能塗香水、化妝、披頭散髮和忙玩Candy Crush,否則只會在神不守舍下白白糟蹋了香言香語,破壞氣氛。

有趣的是,「人來瘋」除了為已有之物寫筆記,也會用文字和白描,抓拍「有緣相見、無緣擁有」的東西。透過筆記,知道她從北京買了一北宋青白瓷香盒,寫下對此物的感覺,形容它「胎質細、瓷化高,迎光透影、釉光細潤,屬青白瓷的精品。」但得不到的一件北宋晚期的提梁壺她念念不忘,於是細緻把它描述並畫上圖畫,當做為短暫的眼緣留紀念,看開「無緣亦是緣」。

她時刻提醒自己不能被物慾所牽。「慾就是貪的對照,不能再放縱自己,只觀禁買。」又自勉:「面對境,不生心。這就是禪定的境界,修行、精進、禪定,修一切的行為,向內精進。」

「面對境,不生心。」的確是收藏家最需要修煉的心態與境界。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