識路回家冇? (轉文)
愛回家和幸福一樣,從來不是必然的。唔好玩啦。
不敢說大家不愛回家,但在「回家」之前之上,我們實在還更愛其他東西:愛玩、愛自由、愛拍拖、愛獨 立、愛忙碌、愛工作,愛旅遊……或許未必真的那麼愛工作,但愛事業,就算未必真的愛事業,都把工作和事業等等排在優先,總之放在回家看看父母之前,總之愛 自己的生活多一點。而這些「生活」裏面,沒有幾多空間可以騰出來安放「回家」,日程裏面安放不了父母。尤其如果「家」,地理上有點遠。不一定長途他方異 地,但有點不方便,就更不容易找時間回家,對嗎?
說穿了:時間和優先二事,決定了人生。
時間花在什麼事、什麼地方,花在誰身上,就完成了人生。
時間,也成就了記憶,記憶溫暖生命到最後,最後我希望能心細情細記憶細地,在披一身老歲月老風雨的時候,即使寒夜回家心中也有燈火。
「總是會留下一些什麼吧,留下什麼,我們就變成什麼樣的大人(老人)。」
在電影《藍色大門》結尾裏,張士豪對孟克柔這麼說。每天24小時,你用來取捨什麼?緩 急先後,就是一切。小時候,記得父母輩總愛說,不是紅白二事,不會那麼人齊。如今,到我輩長大在役役經營自己的人生事業愛情,東奔西跑南征北戰,要玩要食 要風流,喪做喪買喪追趕,終於明白好像真的要喜事喪事,才夠「吸引力」和權威性,叫大家放下手頭的工作和忙碌,和親友抽空相聚相見。在紅白二事之間,祇管 有理無情燃燒生命,無閒亦不會make time會面,無事極難相見。無事見面,不是優先,太多其他優先。
強如Steve Jobs,自己說「生命中我最喜愛的東西不費分文,我們最寶貴的資源明顯地就是時間」,但最後他後悔沒有更多時間給家人。知道,和做到,兩件事,兩回事。
年 近聖誕,又是洋人的回家過節時,像我們的農曆新年大日子。有幾多子女因事忙,無閒回家叫老人家聖誕快樂?德國的超級市場大集團Edeka推出了2015聖 誕新廣告,片中一個孤單老爸,老妻不在了,仔大女大有兒有孫,但聖誕沒人回來過節暖家。大時大節,他吃着一個人的晚餐,每逢佳節倍荒涼。各有家庭事業有成 的子女,完美示範白居易的《燕詩》,道盡天下間的「舉翅不回顧」,不是不想回顧,是沒空。明年吧。
誰說一定有明年?這年聖誕,老爸的死訊靜靜傳 來,靜得彷彿不敢打擾他們的生活,叫那些太忙的子女都踉蹌了、傷痛了,不再了,可以做的是回家奔喪。除了歲月,生命也會忽爾晚,過了賞味期限。死訊終達成 了老爸想要的一家團聚,人齊了。詎料舉家奔來了卻沒有喪,驚喜倒有一個:老爸健在,自傳死訊是唯一令大家把相見共聚視為優先視為首要的方法。大家笑了,一 起過節,失而復得,提醒世人:Time to come home。
配樂的歌曲是Neele Ternes的《Dad》:“I never told you how How much you mean to me……If life is a song, somehow it’s sad, I don’t know the words without you……the truth is home means nothing without you”,點情點睛,深苦深愛。
回家不是必然的,是奢侈的、罕有的,為什麼要這樣?珍惜有限光年相聚時,不限父母,還有你重視 的其他長輩親朋、親密愛人,他們應該是優先,不是嗎?“No matter how busy you are, you must take time to make the other person feel important”。我對時間觀念很着緊,因為我知道沒有永遠,更加知道無常,於是努力讓身邊重視的人知道自己重要。
決定好自己的時間,更要決定好你的優先,不一定也不止是回家和父母,更別老讓他人去決定你的優先。別讓步於人在江湖,努力改變自己的小江湖,或者不惜離開大江湖。
美 國哲學家John Dewey說“Time and memory are true artists; they remould reality nearer to the heart’s desire”。我相信我選擇,珍惜一個人幾十年,好過幾年或幾十天。朋友、愛人、長輩、close and dear ones,這個聖誕,還有平常日子,好好優先擁抱和珍惜,在生活奔波中make time找平衡,因為後悔是我的敵人。
畢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