勒芒C組賽車的滅亡 (轉文)

By admin, July 17, 2014 1:51 pm

NWPorsche1982

耐力賽,一個听起來似乎覺得需要一定耐性才能看完的比賽,已風靡歐洲賽場近百年,甚至連亞洲一些國家都為之動容,當然這并不包括我們。在耐力中,最著名的要數24小時勒芒耐力賽,這項賽事最早可追溯到你爺爺的父親剛出生的年代,也就是1923年,之后經過長達58年的發展,該賽事終于達到了巔峰,當然這背后的付出要歸功于那些堪稱人類歷史上最變態的戰車,而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,叫做C組賽車。

C組賽車的變態程度使它們榮獲最強場地賽車的稱號(最強非場地賽車無疑屬于來自WRC的B組賽車),而且時至今日這些稱號依舊屬于它們,遺憾的是這兩個組別的賽事早已滅亡,不得不說我們錯過了賽車運動的最強時代。如果說WRC B組賽事的滅亡是因為它已走向人類不可控的階段,所以不得不取消,純屬于人類的無奈,那么勒芒C組賽事的滅亡則純屬于人類的無恥。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當年C組賽事的火熱程度已經完爆F1賽事,造成后者觀眾的大量流失,導致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。所以在1991年,時任FIA的新任會長麥克斯•摩斯利為此制定了一條看似合理卻實則無恥的規則,就是“將F1与引擎規則共通化,以便參加C組賽車的汽車厂容易供給引擎給F1,這對兩邊都有利”,此規則中的”引擎”所指就是“3500cc、自然吸气引擎”,也就是當時的F1引擎。此規則一出,C組賽事的參賽者驟減,因此C組賽事還未發展到极致便被腰斬,這也應了那句話,天要讓你亡,必先讓你狂,在此我特別呵呵的恭喜F1能榮獲“世界三大体育盛事”的稱號。

言歸正傳,C組賽車變態的背后無疑是科技的變態,而提供這些變態科技的厂商,一部分被印在了車身,隨車手一同征戰沙場,因此今天我們就來回顧印在1989年“變態中的冠軍”索伯奔馳C9車身上的厂商:MICHELIN,Castrol,AEG以及BILSTEIN。

- xunawpertt

Leave a Reply